時間來到OLYMPUS成立的一百年後,連貓都會按快門的時代。
.
.
.
.
喂等等~才不是這樣。2019年是OLYMPUS創立一百周年,今年也順勢推出OM-D最新旗艦機E-M1X、新鏡頭 M.ZD 150-400mm f/4.5 TC1.25X IS PRO、MC-20 2x加倍鏡以及本篇的主角E-M1 MARK II鈦銀紀念款。
這時候還是要呼籲一下趕緊推出E-M5 Mark III,不少人碗都要敲破了。
回想起上次使用E-M1 II,是代理商在猴硐舉辦的新機體驗會。只不過身為一個萬年外型控,我還是比較偏好銀黑色機種,當時對全黑的E-M1 II並沒有太大興趣,所以我也沒有購買。
沒想到兩年後,銀黑色機種會以鈦銀百年限定的姿態現身,還是全球限量兩千台呢。恐怖的是,發表會期間我的PEN-F正好故障,加上當時即將要出國旅遊,就這樣鈦銀E-M1 II順勢成了我第一台OLYMPUS高階機種,這一切該不會都是註定好的吧。(賊笑
今年正忙著編寫新書,以至於年初至今在台灣所拍攝的照片都還沒有時間整理。由於新書也是與日本有關,所以文章照片會環繞在日本相關題材上,下面三張照片先透露本文在哪些地區拍攝,之後有時間我也會將這些拍攝地點整理進【攝點筆記】系列。
我想這三張照片大家應該都不陌生,文章所拍攝的照片會圍繞在關西(京都、大阪)、關東(東京)以及北海道(函館、札幌)這三個區域,我也會將旅遊使用E-M1 II的拍攝心得與設定方式分享在本篇文章當中。
雖然E-M1 II網路上已經有不少開箱,但身為一篇不專業開箱文,我還是再介紹一次它的外觀好了。
※本文不會有量化測試,主要是我的使用心得與拍攝方式。
本體現身,我並沒有拍攝外盒,雖然鈦銀是限定版,但外盒與黑色版本相同,這點倒是有點可惜。
E-M1 II線條外型流暢,握把不再像前代有種E-M5黏著手把的既視感。
百年紀念款的鈦銀材質,與OM-D 2015年之後的銀機塗裝不同(像是E-M5 II與E-M10 III),顏色比較像是初代E-M5與E-M10,偏向鐵灰色、磨砂感也重一些,有種向OM-D初代致敬的感覺。不過這銀漆塗裝品質遠比當初E-M5還要好,實機也比照片有質感些。當年不少用戶覺得E-M5銀機塑膠感太重。
前滾輪有點傾斜,也比較符合人體工學,在使用上也很舒服、手感很好,快門按鈕則比PEN-F還要輕盈許多,這會間接影響相機夜拍穩定度。
身為高階機種,按鍵與滾輪不能少。隨著拍攝時間與經驗的累積,也更依賴這些按鍵與滾輪,熟悉後能大幅增加拍攝流暢度。想當初使用E-M5時期,我大概只會用+-EV吧。
E-M1 II開關位於機頂左側,這邊額外增加兩個功能鍵。若要單手開機啟動拍照,難度增加也不少。
機頂右側共配置兩個滾輪,功能轉盤也較其他機身大上一號,並多了C1~C3三組自訂模式。我個人習慣將它們配置成某些場所會使用的組合,分別是『閃光燈參數』、『LIVECOMP』及『小光圈及Low ISO』三種。主要是這些情況都要滾很多下滾輪才是預想的參數,如此一來能節省不少調整時間。
以下面幾張照片為例,平常街拍我習慣使用大光圈及自動ISO的組合,若在街上忽然想使用慢快門拍攝時,透過事先設定的自訂模式便能迅速切換至慢快門模式,再現場光源微調光圈或快門即可。
也因此,『小光圈及Low ISO』是我街拍比較常使用的記憶組合。美好畫面稍縱即逝,迅速切換避免錯失良機。
再看一次多功能轉盤,中間的小按鈕是鎖定鍵,用來固定轉盤。而右側是錄影鍵、帶有曲線圖示的『多組功能設定鍵』。按下『多組功能設定鍵』並同時轉動滾輪,共有七個功能設定可選。另外背帶三角扣下方還有一顆Fn1可設定快捷功能。
E-M1 II提供4096 x 2160 (C4K)錄影格式,但我平時沒有錄影需求,所以將錄影鍵設定成AF/MF切換,在夜拍或對不到焦的狀況下能快速切換成MF。下面這張圖片,由於隔著超厚的安全玻璃而讓影像有些模糊,出現狂拉風箱的情況,只能迅速切換成MF手動對焦。
#在AF對不到焦的狀況下快速切換至MF,成功把握這次新幹線經過的機會。
我喜歡E-M1 II按鍵配置,觀景窗左側是EVF開關鍵,若覺得EVF自動切換偵測過於敏感,長按2~3秒可開啟開關功能。而右側為滾輪控制桿 + AFL/AEL鎖定。E-M1 II將MENU移至最右下角與播放鍵並排,這也是我適應最久的按鍵,以往MENU都在左側。
※E-M1 II電子觀景窗為236萬像素,共有七級亮度與色溫可供調整,放大倍率1.3x加上120fps|0.005s低延遲速度,非常舒適。但橡膠墊很容易翹起來,我比較喜歡PEN-F固定住的方式。
位於觀景窗右側的滾輪控制桿 + AFL/AEL鎖定鍵與前代相同,分別對應兩組滾輪設定。
#圖為E-M5 II滾輪控制桿
E-M5 II也有配置這組滾輪控制桿,但方向不同。E-M5 II控制桿方向離大拇指較近,容易切換,但也容易誤觸。
下圖為MENU選單畫面。從自訂選單的B.選項裡,能設定控制桿在不同模式所對應的功能參數。
滾輪控制桿設定比想像中的還要實用,能根據習慣做調整,拍攝時省下不少切換時間。
OK位置處為十字按鍵,也是數位相機最核心的控制區域。
一般來說,多數相機會分別在上下左右鍵,印上白平衡/連拍/倒數自拍/閃燈控制/ISO等等圖示,以對應該項功能。而E-M1 II沒有刻印任何圖案,只有顆粒。我喜歡這樣的設計,畢竟我們會針對拍攝習慣調整成順手的功能,也不用被上面的圖示所束縛。按鍵的回饋力道很好、顆粒也提昇不少手感。
#OM-D多數機型都是採用無圖示設計,只有E-M5及E-M10 III有刻印功能圖示。
翻到機身正面,鏡頭左側配置了兩個快捷按鈕。這兩個位置我習慣設定成AF恢復原位及放大檢視,放大檢視功能在轉接老鏡及不容易對焦的情境下特別實用。
至於放大檢視畫面,我會做以下設定。
從MENU自訂選項D2當中,將LV放大模式,設定成mode1。如此一來,在放大檢視的情況下,只要半按快門就能恢復到全畫面,用來確認對焦完成的最後構圖確認。
至於轉接老鏡的情況下,我偏好使用放大檢視確認畫面,而不是使用峰值對焦功能。
這是使用上圖的銀色老鏡 Meyer 50mm f2.9拍攝,這不是非常銳利的鏡頭。峰值可能會因為線條顯示問題沒有對準,放大檢視才能真正確認是否準焦。
看到這裡會發現,E-M1 II的按鍵真的超級多。雖然機身上只標示了Fn1與Fn2,但幾乎所有按鍵都能自定義功能。滿滿的快捷按鈕與設定,對剛進階到高階機身的人肯定都會頭疼,不過隨著使用時間與經驗的累積,便會對這些按鍵與配置愛不釋手。
接著就是我挑相機的首要條件,翻轉螢幕。
E-M1 II使用3吋...,喂~又亂入。
E-M1 II使用3吋104萬像素觸碰翻轉螢幕,而翻轉螢幕也是我偏好使用微單的原因之一,多數微單都有配至翻轉螢幕,翻轉螢幕比較容易拍攝到一些特別的角度,像下面這些照片都是透過翻轉螢幕,採用低角度拍攝。
我蠻常使用低視角構圖,從前沒有翻轉螢幕,我們只能趴在地上拍攝或是盲拍,趴著或許是最佳構圖動作,但雨天會趴在地上拍照的人應該不多。
接著就是我從沒用過的閃燈同步接孔,那個容易遺失的蓋子叫做『閃燈同步線孔蓋』,萬一弄丟了可以直接複製上拍賣搜尋購買。(笑
E-M1 II配置了雙記憶卡槽,其中一個卡槽支援到USH-II,這規格的記憶卡大多擁有290MBs以上的寫入速度。在使用USH-II記憶卡的模式下,可以使用JPG格式並開啟連拍模式按著快門不放,直到寫滿記憶卡,以往若記憶卡寫入速度可是辦不到的。現今不少人也認為雙卡槽是高階專業機種所必需的重要配置。
E-M1 II及E-M1X都採用新的BLH-1電池,續航力非常不錯。就我使用的狀況下,一整天下來大概能拍400張左右的照片。
E-M1 II採用2040萬像素感光元件,是OLYMPUS第二台超過兩千萬像素機種。其他兩台超過兩千萬像素的機型分別是PEN-F及E-M1X。而E-M1 II與E-M1X皆內建PDAF,若手上還有4/3鏡,PDAF才能徹底解放它們的性能。
使用OLYMPUS這麼多年,除了外型以外,最令我滿意的功能是五軸防手震及超音波除塵,這兩樣黑科技讓旅行省下不少麻煩事,像是腳架及吹球的使用頻率。而升級至E-M1 II的豐富自定義功能,也讓操作體驗大幅提升一個檔次。新一代的True VIII處理器也讓操作流暢度大幅提升,對使用PEN-F這麼多年的我來說,非常有速度感。
在五軸防手震的部分,E-M1 II提供了5.5級快門速度補償,比PEN-F更多了0.5級。現今前往日本旅遊,不少地方開始禁用三腳架,加上我喜歡拍攝慢快門以及長焦段使用頻率增加,也對防手震的依賴越來越高。
下面是我挑出幾張手持拍攝的照片,並註解拍攝情境。
#晨間低光源134mm長焦段。|快門0.5秒
#入夜的中目黑川,慢快門營造人潮流動感。|快門0.4秒
#函館日出,腳架剛好有相機在忙只好手持拍攝。|快門2.5秒
#回飯店途中忽然發現鴨川與老伯的搭配。|快門0.4秒
#懶得打開腳架。|快門2.5秒
照片雖看似平凡,但其實非常考驗防手震性能,卻也是生活或旅遊常遇見的拍攝條件,尤其是夜間與長焦鏡頭的使用。
機身介紹到這,我想這台相機在日常拍攝上沒有太多問題,也能應付許多更專業的題材。就街拍來說,自動對焦搭配觸碰螢幕選取對焦範圍非常實用。旗艦機的流暢度使用起來的確過癮。而防塵防滴在這次京都下雪也派上用場,不用擔心相機因雪融掛點。
今年東京櫻花季我帶上兩台E-M1 II,其中一台全程搭配M.ZD 40-150mm f2.8 PRO使用,也能在多數環境使用長焦拍攝的不手震的照片。至於廣角或標準焦段,在夜間也都是直接以低ISO手持拍攝,甚至長曝,這都是小片幅系統維持純淨畫質的重要依靠。
不過未來大概不會再帶兩台E-M1 II出國,實在是太重了。
時間飛逝,距離OM-D初代E-M5已經七年,原來我早已身處萬丈深淵。(淚
什麼...連白掌貓都會按快門,看樣子真的是連貓都會按快門的時代了。
.
.
.
.
.
文章最後是這幾次日本旅遊照,都是拍攝RAW格式、使用LIGHTROOM後製調色,並沒有JPG直出的照片,想看機身直出表現的朋友只能先說聲抱歉了。
感謝大家賞文,如果喜歡我的照片或是對文中照片拍攝地點有興趣,也可以參考【攝點筆記】系列文:
【攝點筆記】東京攝點 - 東京鐵塔,帶著OLYMPUS去旅行。
【攝點筆記】東京攝點 - 晴空塔,帶著OLYMPUS去旅行。
如果想要查看哪顆鏡頭拍攝或是EXIF參數,可直接點擊照片進入Flickr。更多照片也可以直接點選:E-M1 MARK II相本,或是追蹤 Instagram
照片陸續分享至 Instagram 與 Fanspage ,歡迎追蹤:)
3 則留言:
恭喜新機入手。
afon
非常棒的分享!很喜歡照片呈現的顏色跟氛圍!
請問你的相機release plate 在哪買 ? 有牌子嗎?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