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拍的本質仍是攝影,不論相機是飛行在天空或停留在地面上拍攝,都是對光與影的捕捉。這兩者最大的區別是,空拍多了滯空懸停這項變因,曝光時間越長就越不穩定,容易導致畫面出現抖動的情況。
影響畫質最主要的因素是感光元件大小,我將現行販售的Mavic感光元件尺寸做了張對照圖,其尺寸會關係到照片純淨度和寬容度,影響後製調色的空間。
在像素的部分,目前主流機型為2000萬和1200萬像素兩種,高像素能獲取更多的裁切空間。
#部分機型可以開啟4800萬像素
就一般生活用途而言,其實入門級Mini 3 Pro就相當足夠,足以應付日常隨拍。
在意畫質表現的人,則是可以考慮進階1吋2000萬像素感光元件機型的Mavic 2 Pro或Mavic Air 2s,在細節和暗部的表現都會好上許多。除了感光元件之外,懸停能力會比入門級來得穩定,提高夜拍成功率。
對於有接案需求的法人飛手,擁有4/3感光元件的Mavic 3會是最好的選擇,尤其夜間拍攝,不論是照片或動態影片,都能獲得更多的細節與寬容度。
另一影響畫質的變因是天氣,無人機在高空飛行容易受到空汙與水氣的影響。有些照片並非畫質不佳,而是空汙導致能見度變差,進而影響照片的清晰度。
也就是說,最好能選在能見度良好的日子進行空拍,以獲得更好的影像品質。
提升空拍畫質的方法有很多,最基本的不外乎是拍攝RAW格式或HDR,盡可能提升畫質寬容度,再做後製調整。前面提到的空汙問題,就可以使用後製軟體的『去朦朧』功能微調修正。
平常空拍會遇到的挑戰其實挺多的,我會針對拍攝項目的稀有度與難易度,來調整拍攝方式。
一般晴朗天氣,我都是固定ISO 100使用Auto拍攝RAW檔,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,普遍能獲取相當不錯的影像品質,選在對的時間點拍攝是很重要的,是日出日落前後3~4小左右為佳。
遇到高反差的畫面、陰天、日出或黃昏、重要的畫面等等,我同樣會將ISO固定在100,並採用包圍曝光拍攝3或5張不同曝光的照片來疊圖,前提必需是風速穩定的飛行條件,避免抖動造成合成失敗。
比較嚴苛的拍攝條件,像是純夜拍、風速過強、發NOTAM飛行...等等,我會使用提高成功率的參數拍攝,例如高ISO值減少曝光時間,避免照片微震,有些時候多點躁點、犧牲畫質換取照片穩定性仍是必需的。
▲合法申請的NOTAM拍攝案,莫約5~6個小時只允許升空2次,10分鐘級15分鐘。
例如發NOTAM的拍攝項目,並非不限時無腦爽飛500公尺,作業時需等待塔台放行,常常等了一整個下午只有幾十分鐘空檔,相當緊迫。
也就是說,必需把握這短短幾分鐘,錯過了可能要等很久,甚至當天都沒辦法升空了。因此,我會以穩定拍攝為優先,將寶貴的時間用在構圖和運鏡,而不是調整參數,先求有再求好。
對我來說,照片穩定度會比畫面純淨度來得重要,再怎麼乾淨的畫質,一旦出現嚴重的照片抖動都算是失敗的作品。除非該位置無法補拍,不然多數地方我通常會去拍攝至少2~3次以上,留最好的那組。
最後分享一個好用的小技巧,就是使用連拍功能(包圍曝光也是可以),多拍幾張並留下最好的那張,至少不會整組照片都出現晃動的烙賽情況。
文章最後,幫大家總結畫質提升要點:
1、在預算許可範圍之內,挑選感光元件最大的機種。
2、重要作品選在能見度較佳的日子拍攝。
3、拍攝RAW格式,全景模式也能額外保留RAW檔。
4、盡量使用最低ISO 100拍攝,以獲取最佳的影像品質。
5、重要畫面使用包圍曝光拍攝功能。
6、盡量多拍幾張、盡量多拍幾張、盡量多拍幾張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