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了這麼久,終於把M4/3拍攝銀河的文章給生了出來,痛哭流涕。話不多說,進入正題。
※內文銀河照片都是單張拍攝無疊圖合成(星軌照片除外),沒有使用赤道儀。
每年三月開始,是台灣的銀河熱門拍攝季節,這股熱潮大概會持續至十月左右。最熱門的時段通常是六至八月間,期間銀河出現在天空的時間最長,待在山上也沒那麼冷。這時候合歡山幾乎是台灣最熱門的銀河攝點,有些角度沒卡位可能還拍不到。
▲銀河中心|天蠍座(Scoprius)
星野攝影中的銀河形狀?
銀河系就像是一個盤狀結構,整個銀河系估計有數千億顆恆星,把相機噪點通通加進去當成星星一點都不為過(童叟無欺)。由於地球所處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邊緣,每年夏天從地球上望向銀河中心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帶狀結構,從地球上望向銀河中心,就像是天空出現了大裂縫般。我想,多數人應該忘不了第一次看到銀河的感動。而冬季看到的是銀河外圍方向,比較黯淡一些。
也就是說,銀河跟太陽、月亮一樣,都會升起及落下,並有季節性的位移變化。
有些人會將銀河區分成夏季銀河或冬季銀河。所謂的季節性,主要是不同季節人類在地表上看到不同的銀河形狀差異。由於夏季拍攝的銀河中心比較容易呈現壯闊的星空圖,多數人比較偏好在夏季拍攝。另外這個定義只適用於北半球,南半球是相反的。
每個攝影人都有自己一套銀河拍攝方法。拍攝銀河我習慣先確定好拍攝時間,再視天氣決定拍攝地點,至於器材 最後再說,接著要分享是我的拍攝小技巧。
拍攝時間
由於太陽、月亮、銀河三者都會隨著地球自轉而有升起及落下的時間。因此拍攝銀河要避開光害,選在日落之後,月光影響較小的日子裡。降低光害最好的方法就是避開滿月前後一週。
可以從氣象局網頁的 月相圖 裡面查詢月相。
▲中央氣象局月相圖|2020年2月
以這張圖為例,農曆每月二十六~初六(2/19~2/28)左右,受月光的影響較小,而初一朔月就是完美幾乎無月光光害的日子。
可能有人疑惑,滿月就不能拍嗎?能不能靠後製硬拉?
▲滿月的天空根本藍調。
答案是不能,滿月就像是天上巨大的燈泡,連自己的影子看的到。長曝拍起來跟藍調拍攝沒兩樣。
萬一時間真的擠不出來,無法在農曆二十六~初六左右出發呢?
沒關係,只要選在月沒時刻較早的日子即可,同樣也可以透過中央氣象局的 每日天文 ,查詢月出月沒的時間。
▲中央氣象局的每日天文資訊。
以2020/3/3上弦月為例,月沒時刻00:27、銀河01:55升起,這時段已不受月光光害影響,同樣可以拍到銀河。
至於銀河出現時間很容易推算,銀河1月升起時間05:30|12:00落下,2月03:30升起|10:00落下,每隔一個月往前推兩個小時,非常好記。
升起|落下
1月:05:30|12:00
2月:03:30|10:00
3月:01:30|08:00
4月:23:30|06:00
5月:21:30|04:00
6月:19:30|02:00
7月:17:30|24:00
8月:15:30|22:00
9月:13:30|20:00
10月:11:30|18:00
11月:09:30|16:00
12月:07:30|14:00
方位:東南方|西南西方
如果體力好,2月~3月可以拍完銀河,緊接著拍日出再去睡覺,適合台灣東部海邊。考量到銀河移動至上空的時間,5月~9月就比較適合前往高山拍攝,這期段時間銀河在天上較長。
除了參考中央氣象局網站,我會使用手機APP方便在外查詢。
▲推薦下載手機APP『太陽測量師』
『太陽測量師』這個APP,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查詢日出日沒、月出月沒、銀河出銀河沒的狀態,超級方便,也是我的衝景必備APP。
▲APP也有建議的銀河觀賞(拍攝)時段,肉眼看的到相機一定拍的到。
推薦購買PRO版,可以查詢的資訊更多,同時也能使用VR功能,透過滑動時間軸加上手機的拍照模式直接現場不同實間的銀河位置,超級無敵推薦。
天氣
天氣就不用問了吧,選萬里無雲那天就對了。要不然等雲開心很累,尤其是白牆整天那天。但我還蠻喜歡雲散開銀河露出一點的瞬間,這樣的照片反而有別於一般銀河照片,而且保證記憶猶新(通常拍個幾張就白牆了...)。
天氣的部分也有手機APP可以輔助查詢,『WINDY』是我常用的APP之一。
▲推薦下載手機APP『WINDY』|WINDY電腦版
▲左方白色的就是雲飄來了,右邊則是無雲的狀態。
『WINDY』可以參考不同時間點的天氣變化與雲的走向,用來判斷當日的雲況很好用。
至於海邊或湖岸邊這些容易受水氣影響的地區,APP較不容易察覺。這時候就是人品問題了。
地點
搜尋銀河拍攝攝點並不難,只要遵循避開光害、遠離都市為原則就對了。高海拔地區人煙稀少,受水氣影響野少,若有開闊的東南方視野,就會是個不錯的攝點。
相信大家第一次拍到銀河時,都是心跳加速兼灑花的狀態,這是自己攝影技巧提升的過程。
▲芙谷峩橋
網路上就能找到不少熱(芭)門(樂)攝點,一開始推薦從這些地方蒐集,順便練習拍攝方法。高山光害干擾較少,難度較低;越往平地及西半部光害影響嚴重,難度也越高。
緊接著會發現,若不是更進階的深空攝影,銀河怎麼拍都是差不多樣子,頂多就調色手法的差異。所以一個好的前景,也是星野攝影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▲合歡山U型彎
我的銀河攝點不算多,畢竟要選在剛好的日子又是合適的天氣,假設三月天候不夠好,四月又去一次,等於兩個月只有同一個地點的照片。
每一組銀河照片都是滿滿的人品,一整年下來可能就那幾天。
下面幾張照片都是熱門的銀河攝點:
▲芙谷峩橋
▲台南荷蘭村
▲武嶺三連峰
▲合歡山瑪雅平台
除了FOLLOW網路上熱門銀河攝點,開發自己專屬的攝點也是一種樂趣。下面是我用來查詢更多攝點及銀河拍攝角度的方法。
▲『GOOGLE EARTH PRO』|電腦版介面
我會使用『GOOGLE EARTH PRO』這個軟體,它同時有電腦版及手機板,但手機版無法使用時間軸去對應天象。
這張動圖就是電腦版的大致操作方式,基本上這是GOOGLE將整個地球3D建模後的軟體。我也很常用來找街拍攝點,像是之前很夯的懸日拍攝,都能用這個軟體去發掘。
以日月潭為例,將畫面移動至朝霧碼頭視角。
接著從程式上面的時間軸,調整至銀河升起的時間。
就能得到該畫面的銀河視角,非常好用。
當然,你也能調整不同月份的銀河升起時間,去查看該地點不同時間的銀河形狀,到底是橫向還是直向的。
透過這個方式,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大秘密寶吧!
器材
若有人跟你說M4/3拍不了銀河,代表這個人可能還住在井底。拍攝銀河對現代攝影器材來說已非難事,包括一些大光圈手機都能輕鬆辦到。但是,由於相機感光元件大小的先天物理限制,片幅大小會影響到畫面純淨度,其中以暗部細節的差異最大。器材肯定是視自身財力去作抉擇。(沒辦法,像我就是先天預算不足那種。)
▲不同視角拍攝範例。
通常我們會選擇廣角大光圈鏡頭,以我個人主力M4/3系統來說,就有不少鏡頭可以搭配。我認為至少要有f/2.0的大光圈,比較適合用於拍攝銀河。當然不是說f/2.8就不能拍,至少光圈越大、能保有畫面的純淨度也越多。
推薦鏡頭:
Olympus M.ZD 8mm f/1.8 Fisheye Pro (我個人最愛NO.1)
Olympus M.ZD 12mm f/2.0
Olympus M.ZD 17mm f/1.2 Pro (我個人最愛NO.3)
Olympus M.ZD 25mm f/1.2 Pro
Panasonic LEICA DG 12mm f/1.4 (我個人最愛NO.2)
Voigtlander NOKTON 10.5mm f/0.95
Voigtlander NOKTON 17.5mm f/0.95
Voigtlander NOKTON 25mm f/0.95
Laowa 7.5mm f/2.0
次推鏡頭:
Olympus M.ZD 7-14mm f/2.8 Pro
Olympus M.ZD 12-40mm f/2.8 Pro
Panasonic LEICA DG 8-18mm f/2.8-4
Panasonic LEICA DG 12-60mm f/2.8-4
Panasonic LUMIX G 12-35mm f/2.8 I/II
Panasonic LUMIX G 14mm f/2.5
Laowa 4mm f/2.8
我個人最常用的銀河拍攝鏡頭是Olympus M.ZD 8mm f/1.8 Fisheye Pro,雖然這顆是魚眼鏡頭,有著嚴重的筒狀變形,但在高山開闊地區,變形的問題反而不明顯。
但在畫面四周物件線條感較明顯的的畫面,變形程度就會很誇張。至於這個畫面效果見仁見智囉,青菜蘿蔔各有喜好。我個人是會盡量避開(換成廣角拍)。
我比較喜歡超廣視角的畫面,能夠納入較多的銀河區塊。
至於M4/3系統機身的選擇,則以1600~2000萬像素的機型為佳。
最後也是最重要的,你需要一隻穩定的三腳架,尤其是合歡山這種風大的地方,萬一腳架不穩,下山可能整批照片都因微震而報廢掉。
腳架是非常值得投資的週邊,也是相對容易攻頂的選擇。
拍攝方式
滿足所有條件並就定位後,我們開始實戰拍攝。
如果你剛好是使用Olympus相機,又剛好有『LIVETIME』這個功能,可以切換到至這個模式預覽構圖,非常方便。
沒有也沒關係,光圈全開、ISO12800催落去,先簡單曝個3~4秒確認當下環境與構圖。
▲快門釋放鈕切換至無限遠|Olympus機身功能
如果你又剛好是使用Olympus相機,那肯定有鏡頭釋放鈕這個按鍵。擬定大致拍攝位置與構圖後,接著按一下鏡頭旁邊的鏡頭釋放鈕,就能自動對焦至無限遠處,再切換至MF手動模式微調對焦即可。
由於每顆鏡頭的無限遠位置盡不相同,使用MF微調焦平面很重要。對焦的確認方式很簡單,開啟最大倍率的放大預覽功能,讓星星變成一個點就對了。
▲ISO12800銀河照|E-M1mk2
至於拍攝參數,我會使用『400除以鏡頭等校焦長』這公式推算快門時間,避免星星出現拖曳情形,然後一定要拍攝RAW格式。
以等校16mm的鏡頭來說,400/16=25秒,只要使用最大光圈+25秒,再視前景去調整ISO值即可,從ISO1000~6400不等。若是50mm鏡頭,快門不能超過8秒,也就是說焦段越廣、快門越長;反之,焦段越遠,快門則越短。
▲函館山銀河,等校15mm|f/2.0|13s|ISO1600
例如這張函館山銀河照,若是拉足快門及ISO,整個都市區域會變成過曝的畫面。One shot只能將設定在地景稍微過曝,銀河稍微清楚的拍攝參數再後製。
至於這畫面最理想的方式是拍攝包圍曝光,回家PS。
▲櫻島火山,等校24mm|f/1.4|20s|ISO1000
像是這張櫻島火山銀河照,光害較不明顯,就能輕鬆拍到地景加上銀河的照片。
▲頂石棹,等校24mm|f/1.4|10s|ISO640
現代相機大多是所見及所得,可以直接預覽拍攝成果,同一組參數不一定適用所有環境,只要在現場視情況微調即可。
另外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,螢幕亮度會讓你誤以為曝光充足。千萬別被螢幕騙了,這時候建議稍微讓畫面中的銀河更清楚一點,不要只是有銀河的形狀出現就好。反正數位多拍不用錢,多拍幾組就對了。
備妥零食,設定好參數後開啟間隔拍攝功能掛縮時,吃飽喝飽等收成。除了基本的銀河照,多拍幾張回家合成星軌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最後是更多的銀河攝點,希望今年能多拍一點。
▲朝霧碼頭
▲松雪樓
▲嘉義半天岩
▲天池山莊
▲武嶺
▲芙谷峩橋
▲某次旅行的紅眼班機
▲國聖燈塔
▲鹽寮漁港
▲忘了哪裡的停車場
▲阿里山
▲不厭亭
▲蔣公碼頭
▲蔣公碼頭
▲東河
▲朝霧碼頭
▲高士神社
▲武嶺紀念碑旁
▲石門山停車場
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 與 Fanspage :)
感謝大家的收看,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拍攝風格與調色方法,可以參考我在Yotta開設的線上攝影課程,課程有進階的星空後製教學以及實地拍攝課程喔:【旅遊攝影全攻略|不一樣的視角・捕捉美好回憶】
全新網站上線,歡迎大家前往:自由過頭影像事務所
10 則留言:
里卡豆你好
請教文中內提到"2020/3/3上弦月為例,月沒時刻00:27、銀河01:55升起"是指01:55銀河呈現最頂峰狀態嗎,還是才剛升起而已呢,在麻煩你替我解答一下了,謝謝。
升起指的是從海平面喔
感謝你的回覆,那方便再跟你請教說,以經驗來判斷最佳看到銀河的時間點會是在01:55分左右,還是之後的哪個時間點呢?
要從你的拍攝位置去推斷,假設在台東三仙台,銀河升起即可拍。山上的話則要等到銀河升至高空才行。
您好,我想請問一下
在飛機上拍銀河也太猛了,如果方便的話我想請問一下怎麼克服雙層玻璃的反光?(平常緊貼玻璃拍攝都還會拍到外面另一層玻璃的反光) 以及飛機的震動(移動?)
請問銀河若太暗要如何準確進行對焦? 操作方式是如何?
請問您的色溫選擇;或個人覺得色溫值最值得推薦?
里卡豆您好:
請問一般普通等級的類單眼相機有辦法拍到銀河嗎?相機的最大光圈只能到F3.4, 快門15S ,Iso 最高只能調到3200,這種相機拍的出來嗎?
另外請問我用M模式把快門調到2秒以上,Iso值就會自動跳到Iso100不讓我調整,是什麼問題?相機是Canon sx70HS
里卡豆您好:
因為我現在的相機是lumix gm1
正在思考說要買一個大光圈的鏡頭,可拍星空。
也有注意到12mm/f1.4 lecia那款,但金額上有點高...
也查到了25mm/f1.7 Lumix G 的鏡頭,及您的評價。
很好奇為何你在星空這篇,並沒有推薦25mm/f1.7那顆呢?
您好,請問您最近還有計劃要開課嗎?非常想要購買您的課程,謝謝您
張貼留言